华中师范大学

网站信息
网址www.ccnu.edu.cn
地区湖北>武汉
人气190次
收录2022-06-24 官网直达
网站简介

华中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重点综合性高等学府。追溯其根由,她以1871年的文华书院为源头,以1903年文华书院所设立的大学部为起点,以1924年在文华大学基础上建立的华中大学为主体,以华中大学、中华大学、中原大学教育学院等多元结合为前身。1951年中原大学教育学院与华中大学合并组建成公立华中大学;1952年中华大学、湖北教育学院等并入后,学校改名为华中高等师范学校,1953年定名为华中师范学院,1985年学校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并由中原大学创始人之一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校名。在整整一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在时代的风雨中兼程,在历史的嬗变中新生,在建国后的曲折中前进,在新时期的改革中发展,而今又在实现新世纪转型中的跨越。华中师范大学的历史和辉煌,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曲折而辉煌的发展历程。

缩略图预览
华中师范大学
网站百科

华中师范大学(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华大”或”华中师大”,位于湖北省会武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入选国家“2011计划”、“111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创始高校,武汉七校联合办学成员,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高校。

学校是在1903年创办的文华书院大学部(始于1871年美国圣公会创办的文华书院,1924年改名为华中大学)、1912年创办的中华大学、1949年创办的中原大学教育学院的基础上,1951年组建公立华中大学,1952年改制为华中高等师范学校,1953年定名为华中师范学院,1985年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并由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校名。

截止2020年12月,学校下设28个教学科研单位,79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具备从本科生到硕士生、博士生及博士后,从全日制到成人教育的高等教育体系。目前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31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8500余人,研究生12000余人,国际学生1100余人。现有教职工3500余人,专任教师1905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297人,博士生导师352人。 

创办时间
1903年
主管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知名校友
恽代英、冯友兰、应崇福、章开沅、阮成发、信长星、于忠福等
学校官网
http://www.ccnu.edu.cn

华中师范大学的概述图(2张)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沿革

  • 文华书院

文华书院教学楼

1871年,美国圣公会在湖北武昌城内昙华林创办了文华书院(Boone Memorial School),与1885年英国循道会在武昌开办的博文书院(Bowen College)、英国伦敦会在汉口创办的博学书院并称为武汉地区的三大教会学校。

1890年增设高中,成为六年制完全中学。

1901年翟雅各任院长之后,发展迅速。

1903年,文华书院成立大学部,这是华中师范大学校史的开端。

1909年5月18日,书院在美国哥伦比亚特区注册,正式取得大学资格,校名为“文华大学校”。

1911年1月15日首次公开进行毕业班学生学位论文答辩,16日在文华教堂首次举行毕业班布道会,17日首次授予九名毕业生文学学士学位,韦卓民为其中之一。

1915年1月29日,文华书院首次颁授硕士学位。

  • 私立华中大学

1922年2月,美国圣公会、美国复初会、美国雅礼协会、英国伦敦会、英国循道会等差会代表应邀到汉口吴德施主教寓所开会,决定在武昌开办一所联合大学。8月,筹建华中大学的临时管理委员会成立。

1924年,武昌文华大学和武昌博文书院大学部(成立于1901年)、汉口博学书院大学部(成立于1911年)合并组成私立武昌华中大学 

1927年,基督教及《圣经》相关课程被编入教学大纲。

1927年5月,受时局影响学校暂时关闭。随后校长孟良佐给本应于当年6月毕业的学生寄去了毕业文凭,给5月仍坚持在校学习的学生全部给予成绩“D”,并寄给学生本人成绩单副本。

私立华中大学

1929年1月,五个教会的代表在武昌开会,达成为重建华中大学做出最大努力的共识。长沙雅礼大学、岳阳湖滨书院大学部正式并入华中大学。5月,再次举行会议,选举韦卓民为华中大学校长,在韦卓民从英格兰返回之前,孟良佐继任校长。大会表决通过学校英文名为“Central China College”。各差会就师资、财物等做出承诺。9月,华中大学重新开学。文华图书科以专科学校名义在国民政府教育部立案注册,具备了成为一所独立学校的资格。

1933年受西方经济萧条的影响,五个合作教会的拨款额削减,办学经费短缺,学校发展受到制约。1935年申请得到了四万由美国返回的庚子赔款,并得到校友、政府及中国基金会的拨款,办学条件大为改善。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武汉形势严峻,学校着手准备西迁。

1938年举校西迁。7月10日从武昌启程,船行五天,于15日抵达长沙;22日从长沙乘火车出发,经衡阳、东安、全州,再乘汽车抵达桂林。历时一个月余,历程千余里,9月下旬在桂林开学。日军频繁轰炸,难保师生安全,校临时执委会决定再次迁移。

1939年2月20日,师生乘汽车离开桂林,经良丰、荔浦、柳州、大塘、南宁、出境至安南、东塘、谅山,抵达河内。再踏上滇越公路,于27日下午全体抵达昆明。3月16日,乘车离开昆明转辗喜洲。5月1日,在喜洲这一边陲小镇开始了华中大学新的学期。学校仍设文学院、理学院及教育学院,在此办学近八年之久。

1945年8月,抗战胜利结束的消息传至喜洲,临时执委会决定缩短假期,加快教学进度,争取尽早返回武昌,并组建了一个运输委员会,负责制定返回武昌的计划。

1946年4月17日,华中大学第一批师生由骆传芳率领出发,一周后第二批师生由黄溥率领离开喜洲,举校返回武昌。夏,全体师生安置进原华大校园临时住房,并接受政府拨款加快房屋修建。9月,开始了返回武昌后的第一学年。加入中国基督教大学联合托事部。随后,师资队伍得以充实,图书馆藏增加,办学拨款到位,校园建筑增多,学校发展势头良好。1949年5月16日武汉解放。11月1日,学校举行建校二十五周年、重建二十周年校庆纪念会。 

中原大学教育学院

1948年6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解放开封,开封的大批青年学生和大、中专学校的教师投奔解放区。中原局和中原军区报请中共中央批准,决定创办一所新型的革命大学,定名为“中原大学”。8月2日,在中原军区召开的“八一”纪念大会上,刘伯承司令员庄严宣告中原大学正式成立。校址设在豫西的宝丰县大白庄村,陈毅副司令员兼中原大学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原大学创办初期,教员和懂教育的干部短缺,1948年9月,邓小平同志赴平山西柏坡参加中央政治局会议期间,专门找当时任中宣部长的陆定一同志商量,希望中央能从华北大学抽调一些干部支援中原大学。会后,根据邓小平同志的建议和要求,中央决定从华北大学选派孟夫唐、刘介愚、梁维直、李光灿、林山、俞林、方衡等14名同志随同潘梓年南下到中原大学工作。与此同时,中央还任命范文澜为中原大学校长,潘梓年为副校长。

中原大学诞生于解放战争决战前夕,发展于解放战争胜利之中。中原大学创建于豫西宝丰县,初具规模于开封,发展于武昌。1953年春中南军政委员会决定,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撤销了中原大学。 

  • 公立华中大学

解放初期,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高潮的即将到来,教育事业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改造旧大学,建设新大学的任务提上了党和政府的议事日程.因此,从1950年底至1951年初,全国各地开始了接收、改造各级各类旧学校和从帝国主义手中收回教育主权的教育改造工作。基于这种客观形势的要求和改造旧教育的需要,中南军政委员会开始酝酿以中原大学教育学院为根本,在改造旧大学的基拙上,建立一所规模较大、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师范大学。

经过协商和筹备,1951年8月16日,中南军政委员会正式决定,中原大学教育学院与私立华中大学合并,改为公立华中大学,并成立“华中大学改制委员会”,任命中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长、中原大学校长潘梓年为主任委员,中原大学教育学院院长王自申和私立华中大学校长韦卓民为副主任委员。学校性质定为高等师范教育,校址设在武昌昙华林。   

  • 华中高等师范学校

华中师范学院

1952年秋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根据中央人民政府1952年10月关于“撤梢华中大学改制委员会,组建华中高等师范学校建校委员会”、校名暂称为“华中高等师范学校”的指令精神,中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在(1952)教办字第3548号令中指定潘梓年为主任委员,徐悉庸、王自申为副主任委员,领导建校各项筹备工作。院系调整中,以原公立华中大学为主体,集中了私立中华大学,广西大学,南昌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湖北教育学院,平原师范学院,海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师范类专业组建了华中高等师范学校。1953年春,华中高等师范学校经过院系调整,规模不断扩大,系科逐步齐全,中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呈报中央高教部,拟将华中高等师范学校定性为师范学院。同年10月24日,中央高教部批准将华中高等师范学校更名为“华中师范学院”。

  • 华中师范学院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原华中大学经济系、外语系并入武汉大学。1953年,学校改名为华中师范学院。上世纪50年代开始招收研究生。 

1962年,湖北大学的一部分并入。1970年,中南民族学院的一部分、湖北教师进修学院、湖北函授学院并入。

  • 华中师范大学

1981年,学校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85年,学校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并由中原大学创始人之一邓小平同志题写了校名。 

1993年,江泽民同志为学校九十周年校庆题词:“发展师范教育事业,提高民族文化素质”。 

2005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名单。

2006年,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2009年,学校入选教育部"教师教育创新平台项目计划"。 

2009年,成立研究生院(筹),经过两年多的筹建工作,2011年11月25日正式成立研究生院。 

2011年5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3年5月,学校被确定为首批民政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  7月,入选教育部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

2014年9月,华中师范大学与教育部所属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2月,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2017年6月,华中师范大学亚洲研究院成立,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外籍院士滨下武志担任首任院长。 

2017年9月,华中师范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9月29日,参与发起成立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   

2018年7月,学校获评2018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9月,华中师范大学-腾讯战略合作协议签署暨网络素养与行为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学校举行;同月,中国首个核科学计算中心在华中师范大学正式揭牌,该中心入选了当年6月份发布的全球最快的计算机排名(Top500)和全球最节能的超算机群(TopGreen500)。10月,华中师范大学全面启动新一轮机构改革工作,其中具有标志性的是组建本科生院,切实提高本科教育质量。 

2019年1月,学校入选首批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11月,华中师范大学深圳研究院揭牌成立。 

2020年5月,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成立。  6月24日,华中师范大学融合教育学院成立。  10月30日,华中师范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签约仪式举行。 

2021年11月29日,华中师范大学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被教育部确定为第三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2021年度)。 

华中师范大学办学规模

华中师范大学院系设置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下设28个教学科研单位,79个本科专业。   

华中师范大学学科建设

截至2018年6月,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学科8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22个,中国语言文学和物理学等15个专业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有2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8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173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 

  • 重点学科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2个):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 

国家重点学科(9个):中外政治制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学原理、汉语言文字学、中国近现代史、农药学、理论物理、文艺学(培育) 

湖北省重点学科(22个一级学科) 

  • 博士后流动站(13个) 

  • 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1个)

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统计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学  、哲学、社会学、外国语言文学、地理学、生物学、植物保护、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3个)

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学科与技术、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设计学 

学科评估

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2年第三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华中师范大学学科排名情况如下:

华中师范大学师资力量

截至2017年6月,学校现有教职工3800余人,专任教师196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293人,博士生导师397人,专兼职院士、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国家教学名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各类国家级人才40人  。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华中师范大学是国家首批批准的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有权自行评审和授予教授、副教授职称和博士生导师资格。

2021年9月7日,被教育部认定为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单位。 

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2人):章开沅、邢福义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0人)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    )

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

华中师范大学教学建设

截至2014年,华中师范大学建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4门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有12个专业获得国家级特色专业立项。

华中师范大学合作交流

华师风景(9张)

学校先后与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法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学术联系,大批外籍专家和教师在校任教讲学。出国(境)研修、参加国际会议、开展合作科研的教师人数持续攀升。与国外大学共建四所孔子学院,积极选派汉语教师及志愿者赴国外开展汉语教学,传播中国语言与文化。大力推动学生的国际双向流动,每年选派大批学生赴国(境)外交流学习,在校长短期的国际学生来自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华中师范大学在中国部属师范院校中最先提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与服务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项目,并得到教育部支持。华中师范大学已在中国11个省市区签约共建29个实验区,最北达北京市,最南达海南岛,最东到齐鲁大地,最西到云贵高原。崇阳县建成了中国第一个部属师大与地方政府共建的教师教育区域性数字化学习港,各项合作业务也将逐步推广到各实验区。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评价

校园环境

2020年6月,CNUR中国大学排行榜排名第61名。 

2020年7月,“2020年中国大学百强榜”排名第51位。 

2021年9月,入选“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名单。   

2021年9月28日,被授予“退役军人事务研究基地”牌匾。 

华中师范大学招生动态

2020年4月12日,华中师范大学发布公告,该校音乐学、音乐表演、舞蹈学专业2020年不再组织专业校考,使用各省份统考成绩。 

华中师范大学学术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科研建设

恽代英雕像

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学校2011、2012年获国家和教育部重大攻关(招标)项目17项,全国高校排名第五,其中章开沅先生领衔的《荆楚全书》编纂项目,被称为湖北的“四库全书”,是独具荆楚特色的文化地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总数、重大招标项目数排名稳定在全国高校前10位,教育部年度项目近10年立项总数排名全国第一,近五年保持全国排名前三。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奖获奖总数,连续三届位于全国高校前10位。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数,连续五届位居湖北高校前2位。自然科学方面实现973项目首席、国家创新群体、国家级研究基地等突破,累计发表SCI论文3000余篇,在Science、PNAS、PRL、JACS等有关学科高水平代表期刊上发表论文30多篇。累计获得湖北省科技奖励19项,其中自然科学奖一等奖3项、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 

华中师范大学科研平台

截至2017年6月,华中师范大学拥有拥有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个,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网络媒体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1个,学科创新引智基地3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文化部“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办公室“中国农村综合改革创新研究中心”等其他部委社科重点研究基地6个,首批“中国智库来源索引”(CTTI)2个(中国农村研究院与长江教育研究院),省级重点研究基地13个,以及各类省级重点研究基地11个  。详情如下: 

华中师范大学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14年,华中师范大学建有两座图书馆,馆藏面积39689平方米,藏书290余万册;馆藏古籍图书9105种,111779册,其中有善本书455种、3511册,含明版105种、1777册。所藏(明)何楷撰《古周易订诂》、(清)浦龙渊《周易辨》二十四首四卷为全国孤本。  2010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为图书馆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平台。

  • 学术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文核心期刊、CA化学文摘(2011)收录期刊。

外国文学研究: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大陆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被A&HCI(美国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全文收录的国际权威期刊。

汉语学报》: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社会主义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期刊、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教育研究与实验》: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在全国教育学类核心期刊中排名第3位,被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等重点院校视为A类期刊。

教育与经济》: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唯一一份教育经济学专业学术期刊。

教育财会研究》:中文核心期刊。

以及《近代史学刊》、《语文教学与研究》、《高等继续教育学报》、《数学通讯》、《中学生英语》、《教师教育论坛》、《外国语文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校园文化

华中师范大学校徽

校徽

华中师范大学校徽设计十分简洁。以青绿为底色,外层同心圆包裹着邓小平同志为学校亲笔题写的校名和学校的英文全称“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内层实心圆形反衬的白色印篆“华大”二字,既是学校简称,又寓意学校主要前身之一的“华中大学”。

汉字为象形表意文字,校徽中“华”字似宫房屋舍,“大”字既像单人独立又如莘莘学子背靠建筑稍作休憩,整体风格明快活泼,隐有生机。

华中师范大学校训

求实创新 立德树人 

学以致新,师者育人,惟求实而可以创新,惟立德方能树人。八字校训既是学校对于学子的期许,也是学子正己立身的镜鉴。

华中师范大学校歌

  • 华大新校歌

南湖浪涌,桂香灵动,百年求索路,桃红李白映苍穹。

仰望星空,立言立功,江山任指点,青春飞扬别样红。

华大正葱茏,博雅为我宗,大爱生为本,长风送鲲鹏。

  • 原华中大学校歌

母校华中,鞠育劬劳无穷。长路漫漫,我惟校训是从。牺牲服务,报国尽我精忠。表彰博爱,促进世界大同。

同学兴起,立德立言立功。当仁不让,发奋天下为雄。锄强除暴,再见祖国兴隆。扶倾济弱,促进世界大同。

  • 校园民谣

《南湖秋月》

朦胧月光,夜色未央,南湖水摇醒一片蓝梦乡。万籁都寂静,暖风轻轻唱。花香弥漫中,灯火几扇窗。南湖的夜啊,波光吻月光。青春的梦啊,伴月任徜徉!南湖的夜啊,波光吻月光,青春伴月任徜徉!

花已开放,夜正安详,桂树中捧出一朵蓝月亮。小草都睡去,浪花还荡漾。云彩轻飘动,相思已成行。南湖的夜啊,动情又牵肠。如月的心啊,好梦共珍藏!南湖的夜啊,动情又牵肠,缤纷好梦共珍藏!

华中师范大学学校领导

华中师范大学现任领导

(2021年5月更新) 

华中师范大学历任领导

参考资料: 

华中师范大学知名校友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界

华中师范大学军事界

华中师范大学科教界

华中师范大学工商界

华中师范大学校园环境

华中师范大学本部校区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

华中师范大学南湖校区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雄楚大道382号。 

校园风光

截至2016年9月1日,学校占地面积1204023平方米,建筑面积1027029平方米  。校内山峦起伏,树木成阴。学校东区有大片原始森林、北区有横跨两条马路的樟树林和桃李源、学校南门附近则有大片的水杉林,至于说学校的中部则分布着牡丹园、梅园、玉兰园等风景点。南湖校区则面临南湖,波光荡漾。

华中师范大学的校园尤其以满山的桂花树而闻名遐迩,每年九月,桂树飘香,香飘满园。而形成了其独有的特色。华中师范大学在博雅广场特别开辟了“樱花园”,在原有樱花丛的基础上,补种了400多棵各种品种的樱花树,将形成“春天樱花海”的又一景致。

此外,中华民国已故大总统黎元洪的墓位于校园内的一角。2011年,为迎接辛亥革命100周年,武汉市政府在这里增加了黎公亭、休闲长廊,增建了单独的停车场等,扩大为民国大总统陵园,这里已经成为华中师大重要的校园旅游景点,为这个百年老校增加了一丝沧桑感。

黎元洪之墓

咟喥咟萪

相关查询
收录 - 百度 - 搜狗 - 360 - 必应 - 谷歌
搜索 - 百度 - 搜狗 - 360 - 必应 - 谷歌
实用网站
内蒙古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湘潭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中南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湖南大学
防灾科技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
最新推荐
游戏外
福州小程序开发
世界时间网
门户网址
最新收录
足球比分直播
无线讲解器
TP钱包官网下载
imtoken钱包
比特币行情
trustwallet钱包
TrustWallet钱包
Trust钱包
女人伊甸园
TokenPocket
分类信息
特斯拉live聚合直播盒子app官网下载
企业邮箱购买
游戏外
直播盒子聚合直播宝盒
EO体育
玩汇下载
上海沃特奇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BDV绅士手机
东莞雅日玻璃钢有限公司
特别提示
本网页并非“华中师范大学”官网,页面内容是由【门户网址】编录于互联网,只作展示之用;【门户网址】与“华中师范大学”无任何关系,对于“华中师范大学”网站中信息,请用户谨慎辨识其真伪。
本页地址
http://m.mhwz.cn/www/web33901.html
更新时间: 2022-06-24

分类目录554 个  收录网址34410 个© 2010-2030


网址大全 分类目录 热门网站 最新收录 数据归档
文章资讯 网址地图